★ 关注防失联 → 右上角 → 设为星标 ★
按:《芯片战争》的书评一篇,首发在今天的北京晚报上。书真是不错,而且观念很正。万维钢很多经济学观念有问题,但他给这本书写的序言里边,总体还是很正。这篇书评原计划的写作方向是观念之争,后来受限于字数要求,只能先集中写一个侧面,回头再找机会写写其中折射出的观念问题。好书值得下单。
《芯片战争: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》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23年5月出版,作者是美国经济历史学家克里斯·米勒,半导体专家蔡树军翻译,万维钢作序推荐。《芯片战争》是本好书,不要被其书名所迷惑,误以为是一本类似于《货币战争》,用阴谋论和地摊文学来博眼球的书。它是一本技术发展史的历史书,也是一本可以转变观念认识的书,但是这取决于你选择相信什么样的逻辑,用什么样的理论来认识这个世界。众所周知,现代社会已经完全离不开芯片。每天都用到的手机里,至少需要十几个芯片才能工作,这些芯片要分别管理电池、主板、摄像头等等。另外电脑、汽车、互联网、军事装备等各个领域,芯片无处不在,不用多说。现阶段中美关系处于一个“寒流”期,贸易摩擦不断,美国在芯片领域的优势地位,也助长了美国的气焰,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制衡手段。也就是常听到的,我们被美国人“卡住脖子了”。通过这本书,你可以了解一下我国的半导体和芯片发展的历史概况。因为回过头来看,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,整个世界对半导体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,人类才刚刚打开电子信息技术时代的大门。确切说,才刚刚开了一条门缝。当贝尔实验室于1948年6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其科学家发明了晶体管时,人们很难理解这连了几根线的锗块有什么值得特别宣传的。
这之后的20年里,美国对半导体的理论研究,以及对集成电路的产业落地都才刚刚开始,领先中国并不多。这个阶段,中国有不少的半导体物理学人才在跟进和研究,而且跟得很紧,没有明显掉队。只不过到1970年代,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,我们没有继续跟上,结果便是一步差步步差,以至于我们今天想要追赶都变得极其困难。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日本跟上了。不仅跟上了,而且在某些领域一度领先,并大有超越美国之势。我们看书名《芯片战争》,不要以为就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事,也不要以为日本和美国关系“铁”,就没有“芯片战争”了。真相是,美国不希望任何国家能在“风头”上盖过它,尤其是在芯片这样的领域,它更不希望别人超越他。这有时候是美国政客的想法,有时候也可以说是部分美国企业和利益集团的“撒娇”。在市场上竞争不过其他国家的企业,就寄希望于美国政府,通过政府施压来打击竞争对手。这从市场和消费者角度看肯定是错的,但真实的历史就是这样。比如日本在内存领域取得领先优势,美国芯片故障率是日本的四倍半,最差的芯片故障率甚至是日本的十倍多。两个芯片性能指标相同,价格一样,但美国的故障率更高,为什么还要买美国芯片呢?为什么不去买日本芯片呢?所以日本的DRAM芯片在市场上大受欢迎,搞得美国公司很被动。结果美国公司开始指责日本,比如知识产权盗窃、市场保护、政府补贴以及廉价资本等问题,甚至指责日本公司雇佣间谍。本来市场竞争不过是公司之间的正常行为,跨国公司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。但是一旦公司影响力稍微大一点,被贴上了某种“民族品牌”的标签之手,两个公司之间的竞争就会变得微妙且复杂。稍不留神就会上升到民族或者国家问题。而正当美国公司和日本公司竞争火热的时候,日本极右翼主义者石原慎太郎贡献了一个“神助攻”。他写了一本书,书名叫《日本可以说“不”》。在这本书里,石原慎太郎不仅表达了日本的零和民族主义,还找到了一种胁迫美国的方式。无论是中程核武器还是洲际弹道导弹,确保武器准确性的正是紧凑、高精度的计算机。如果不使用日本的半导体,这种精度就无法保证。军事力量的核心,因此也是日本力量的核心……从这个意义上讲,日本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。
这些说法是不是很眼熟,《日本可以说“不”》让日本人很“爽”、很“受用”,却让美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。更要命的是,索尼的“大佬”盛田昭夫是这本书的合著者,虽然他的观点并没有石原慎太郎那么激进,但他作为美国技术转让和市场开放的最大受益者,却和石原慎太郎同流合污,得出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结论,出现在了一本极右翼的书里。这让美国政府、企业和民众都大为恼火,感觉受到了背叛。这件事深深刺痛了美国,并深刻改变了其对外的开放策略,不再对开放深信不疑,开始有所保留。就在这本书出版的同一年,美国国防部前部长哈罗德·布朗发表了一篇文章,其中写道:“高科技是外交政策。”的确,盛田昭夫作为美国技术开放和全球市场化的最大受益者,完全不应该让自己的名字和石原慎太郎一同出现。一时口嗨,换来的是不是更多的市场,而是针对性的政策。他自己也很后悔,出版英文版时把自己那部分删掉了。想想今天美国对中国的各种钳制,读到这一段时我有种感觉,美国好像是被热恋中的“女友”“刺伤”,从此再也不相信“爱情”(市场)了。这只是书中众多往事之一,读起来饶有趣味,推荐大家自己去读一读、品一品,结合今天的现实和经济学理论回看历史往事,可以说别有一番滋味。本文首发2023年05月12日《北京晚报》,略有改动。